渔业和水产养殖总产量4

过去70年间,渔业和水产养殖总产量(不包括藻类4)增势迅猛,由1950年的1900万吨(鲜重当量)增加至2018年约1.79亿吨,年均增幅为3.3%。2019年产量稍有下滑(与2018年相比缩减1%),2020年微幅提高至1.78亿吨(增幅为0.2%)。据估测,2020年渔业和水生动物养殖的初次销售总额为4060亿美元,其中2650亿美元来自水产养殖。

过去两年间产量增长停滞的主要原因是捕捞渔业略有收缩 — 对比2018年9600万吨的峰值水平,2019年产量下滑4.5%,2020年进一步减少2.1%。产量下滑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中上层品种,尤其是鳀鱼,如捕捞产量波动、近期中国捕捞产量缩减以及2020年新冠疫情对渔业部门的影响等(见“捕捞渔业产量”“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危机”;以及插文2)。此外,水产养殖产量(20世纪80年代起总产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持续扩大,但过去两年增速放缓(2018-2019年为3.3%,2019-2020年为2.6%,而2010-2018年年均增速为4.6%)(见“水产养殖产量”)。增速放缓背后有多重因素,包括中国将政策重点转移到环境保护方面,以及2020年新冠疫情相关的各种问题;这些因素不仅影响到出口市场的产量,也减少了工人、物资和投入品(包括饲料、苗种和冰)的供应。此外,运输和销售受阻,加之动植物检疫措施的实施,也对其产生了影响。过去两年间,水产养殖增速快于捕捞渔业,在鱼类和水产养殖总产中的占比也进一步提升。2020年1.78亿吨的产量中,51%(9000万吨)来自于捕捞渔业,49%(8800万吨)来自于水产养殖(图3)。水产养殖产量占比在20世纪50年代为4%,70年代为5%,90年代为20%,2010年代为44%,展现出十分迅猛的增长势头。

插文2 新冠疫情对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及相关统计工作的影响

新冠疫情对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产生了深远影响(见“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危机”)。因封控、宵禁、作业中和船只上保持身体距离以及港口限制等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造成捕捞和水产养殖活动无法进行或受阻,造成消费者需求变化、市场遭受干扰、物流出现困难。

在某些国家,封控导致需求下降,进而引发渔业和水产养殖产品价格下跌。由于无法盈利,尤其是2020年数波疫情期间,很多捕捞船队或水产养殖场停工或减产。由于需求低迷、市场关闭和/或缺乏冷藏能力,部分捕捞配额未能用尽。海上渔业观察员和港口海事人员等专业海员因出行受限,无法换班或返回港口。水产养殖产品未能及时售出造成饲养成本升高且鱼类死亡风险增加。由于市场关闭、货运成本增加、航班取消和边境限制,依赖出口市场的渔业和水产养殖生产所受冲击要超过服务国内市场的生产。然而,由于餐饮服务部门(如酒店、餐厅以及学校和工作场所食堂等餐饮设施)关停,国内新鲜鱼类和贝类供应同样受到严重影响1

全球所受影响不尽相同,很多国家在危机之初的几周和几个月内捕捞和水产养殖产量锐减,适应之后情况有所好转。例如,美国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据估计全国渔获量骤降40%2。非洲、亚洲、欧洲和大洋洲捕捞活动也曾出现类似下滑,尤其是严重依赖龙虾或金枪鱼等高价值品种出口市场的船队。

在某些国家,由于渔业和水产养殖统计数据的日常收集和处理严重受阻,疫情对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实际影响无法始终得到良好监测,也为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捕鱼活动创造了条件。同样,很多情况下,海上调查完全中断,导致种群跨时空评估的关键数据无法收集。其他情况下,由于难以确保卫生措施(如海员之间保持距离)或缺少必要物资(如口罩和手套),无法在海上部署科学观察员。水产养殖设施数据收集也受到严重影响。

很多国家暂停了在上岸地点收集渔业和水产养殖数据的传统做法。家庭调查和普查作为评估该行业社会经济指标及其趋势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有着同样遭遇。总体而言,新冠疫情为国家统计体系和实际操作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由于制定解决方案所需的体制、资金、技术和数字实力不同,各国之间,甚至一国之内面临的挑战也存在差异。有的国家可采用其他数据收集方式和方法,而其他国家则数月未能收集数据或仅能收集部分数据。对于一些国家来说,采用不同方法或部分收集数据很可能已经影响其2020年数据质量和可比性。从报至粮农组织的数据来看,新冠疫情导致渔业和水产养殖统计数据原有的迟报或不报问题在2020和2021年进一步恶化。此外,部分国家报告的数据中包含异常趋势,因此需要直接与相应国家跟进,并与其他数据源进行核对,确保粮农组织发布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

图3 世界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不计入与计入藻类)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注:不含水生哺乳动物、鳄鱼、短吻鳄、凯门鳄。数据以鲜重当量表示。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总产中有63%(1.12亿吨)来自海洋(70%来自捕捞,30%来自养殖),37%(6600万吨)来自内陆水域(83%来自养殖,17%来自捕捞)(图4)。过去几十年间,水产养殖的发展极大刺激了内陆水域产量的总体增长。1950年,内陆水域产量占捕捞和水产养殖总产的12%;这个占比大体保持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间略有起伏。之后,随着水产养殖产量扩大,内陆水域产量占比逐步攀升,20世纪90年代达到18%,2000年代达到28%,2010年代达到34%。尽管内陆水域产量持续增长,但海洋水域的捕捞渔业仍为主要的生产源头(2020年在水生动物总产中占比为44%,而1950-1980年期间这个比例约为87%),也是若干品种的主要生产方法。经过数十年的持续增长,海洋捕捞渔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便一直稳定保持在8000万吨左右,年际波动幅度在300-400万吨之间。

图4 内陆水域和海洋水域占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比例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注:不含水生哺乳动物、鳄鱼、短吻鳄、凯门鳄、海藻和其他藻类。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这种总体趋势并未反映大陆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国家之间的显著差异。2020年,亚洲国家为主产国,在渔业和水生动物养殖总产中占比为70%,随后为美洲(12%)、欧洲(10%)、非洲(7%)和大洋洲(1%)。总的来说,过去几十年间各个大洲的渔业和水产养殖总产均有大幅增长(图5);但欧洲和美洲例外 — 欧洲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下滑,在2018年之前略有恢复,随后再次下滑;美洲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多轮起伏,主要是受到鳀鱼捕捞量波动影响。非洲和亚洲过去20年间产量几乎翻了一番;然而,受新冠疫情影响,非洲和大洋洲国家2020年水生动物总产与2019年相比分别下滑了3%和5%。2020年,中国继续保持主产国的地位,在总产中占比为35%,随后为印度(8%)、印尼(7%)、越南(5%)和秘鲁(3%)。2020年,这5个国家产量合计占到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总产的58%左右。渔业和水产养殖部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也有不同。近几十年间,渔业和水产养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不断提高(从20世纪50年代的33%左右提高至2020年的87%)。2020年,中国等中高收入国家为主产国,在水生动物总产中占比为49%,随后为中低收入国家(32%)、高收入国家(17%),最后为低收入国家(2%)。

图5 各区域对世界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的贡献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注:不含水生哺乳动物、鳄鱼、短吻鳄、凯门鳄和藻类。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粮农组织主要捕捞区域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区域之间差异显著。2020年,水生动物总产中约有33%来自于亚洲内陆水域,22%来自于西北太平洋,10%来自于中西太平洋。总体而言,上世纪50年代,全球总产中有超过40%来自于大西洋;而2020年,产量贡献最大的区域为太平洋(40%),而大西洋占比仅为13%。各地区之间产量差异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包括区域周边国家的发展水平,采用的渔业和水产养殖管理措施,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捕鱼情况,渔业种群状况,是否有内陆水域以及内陆水域的质量,以及渔获品种的构成。例如,在一些捕捞区域,若捕捞品种主要为小型中上层鱼类,产量更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故而捕捞渔业产量波动也会更大,南美洲东南太平洋的鳀鱼捕捞便是如此。

每年都会捕捞大量品种,各个区域之间捕捞数量和品种构成不尽相同。2020年,有鳍鱼占水生动物总产76%,海洋鱼类占有鳍鱼总产的51%和水生动物总产的39%,淡水鱼类占有鳍鱼总产的43%和水生动物总产的33%5图6)。2020年,水生动物产量中主要品种为鲤鱼、白鱼和其他鲤科鱼类,占比为18%,随后为杂类淡水品种和鲱形目,如鲱鱼、沙丁鱼和鳀鱼。从品种来看,2020年产量最大的品种为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随后为草鱼(白鲩;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巨蛎属牡蛎(Crassostrea spp.)、银鲤(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鳀鱼(秘鲁鳀;Engraulisringens)。

图6 2020年世界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中国际水生动植物标准统计分类各类别绝对值和百分比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注:不含水生哺乳动物、鳄鱼、短吻鳄、凯门鳄。数据以鲜重当量表示。ISSCAAP即国际水生动植物标准统计分类。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除1.78亿吨水生动物外,2020年还生产了3600万吨藻类(湿重),其中97%来自于水产养殖。过去几十年间,藻类产量增势喜人,由2000年的1200万吨迅速提升至2010年的2100万吨;然而,2020年产量仅比2019年提高2%。亚洲国家继续保持主产国地位,产量占全球藻类总产的97%。2020年,中国一国的产量便占到全球总产的58%,随后为印尼(27%)和韩国(5%)。

若将藻类产量计入水生动物产量,则2020年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创下了2.14亿吨的最高纪录,与2019年相比总体增长0.4%,与2018年之前的历史最高纪录相比增长0.3%。从总产来看,2020年亚洲国家产量占比为75%,随后为美洲(10%)、欧洲(8%)、非洲(6%)和大洋洲(1%)。在水生动物及藻类的渔业和水产养殖总产中,水产养殖自2013年起便已经取代捕捞渔业,成为水产品的主要来源,2020年水产养殖产量占比达到了57%(图3)。

back to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