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及贸易

新闻和活动

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三月大幅跃升

08 Apr 2022

罗马

罗马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今日发布报告显示,黑海地区战争的冲击遍及主粮和植物油市场,导致三月份世界粮食商品价格大幅跃升至历史最高水平。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3月平均为159.3点,继2月攀升至1990年设立以来最高水平之后再度环比上涨12.6%。该指数跟踪贸易量最大的一揽子食品类商品国际价格的月度变化。3月指数水平较去年同期高出33.6%。 主要因乌克兰战争引发小麦和和所有粗粮商品价格大幅上扬,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3月环比上涨17.1%。过去三年中,俄罗斯与乌克兰合计占全球小麦和玉米出口的比重分别约为30%和20%。本月世界小麦价格飙升19.7%,其中对美国作物状况的担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与此同时,玉米价格环比增长19.1%,与大麦和高粱价格一起创下历史新高。不同产地和品质的大米价格走势不尽相同,因此粮农组织大米价格指数较2月几无变化,仍较去年同期水平下降10%。 粮农组织植物油价格指数月环比增幅为23.2%,原因是葵花籽油报价上涨,而乌克兰则是全球主要的葵花籽油出口国。葵花籽油和原油价格上行还导致棕榈油、大豆油和菜籽油价格大幅上涨,其中南美出口减少引发担忧为大豆油价格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撑。 粮农组织食糖价格指数较2月上涨6.7%,扭转此前跌势的同时较去年同期水平高出20%以上。推动价格回升的因素是国际原油价格走高和巴西货币雷亚尔升值,而印度产量前景向好则抑制了本月食糖价格的进一步上扬。 粮农组织肉类价格指数3月上涨4.8%,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主因是西欧生猪短缺导致猪肉价格急升。主要出口国供应因禽流感疫情而减少,因此禽肉价格同样保持坚挺。 粮农组织乳制品价格指数环比和同比涨幅分别为2.6%和23.6%,原因是尤以亚洲市场为代表的近期和远期交货进口需求猛增,造成黄油和奶粉报价急剧上涨。 点击获取更多详情。

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二月创历史新高

04 Mar 2022

罗马

罗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今日发布报告显示,在植物油和乳制品的带动下,衡量世界食品价格的基准指数2月份攀升至历史新高水平。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 2 月平均为 140.7 点,月度环比上涨 3.9%,同比上涨 20.7%,较2011 年 2 月前期峰值水平高出 3.1 点。该指数跟踪贸易量最大的食品类商品国际价格的月度变化。 在棕榈油、大豆油和葵花籽油报价上涨的带动下,粮农组织植物油价格指数本月环比上升8.5%,创历史新高,并领涨总指数。 植物油价格指数的大幅上涨主要是受到全球进口需求持续增长的推动,同时也伴随少量供给侧的因素,包括世界主要出口国印尼的棕榈油出口供应减少,南美大豆产量前景下降,以及黑海地区不利形势所引发的葵花籽油出口量下降的担忧。 粮农组织乳制品价格指数 2 月平均较 1 月上涨6.4%,原因是西欧和大洋洲的鲜奶供应低于预期,同时尤以北亚和中东为代表的进口需求居高不下。 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月环比增幅为 3.0%,在领涨的粗粮中,国际玉米价格上涨 5.1%,原因是南美作物状况持续引发担忧,乌克兰的玉米出口存在不确定性以及小麦出口价格上行。 世界小麦价格上涨 2.1%,主要反映了来自黑海港口的全球供应流的不确定性。近东亚洲买家对香米的强劲需求以及部分出口国的货币对美元升值导致国际大米价格上涨 1.1%。 粮农组织肉类价格指数较 1 月份上涨 1.1%,在全球进口需求强劲、巴西可出栏量紧张以及澳大利亚牛群重建需求旺盛的多重作用下,国际牛肉报价触及历史新高位。 猪肉价格小幅上涨,部分原因是大洋洲的出口供应量高,与此同时,中国在春节过后减少进口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羊肉和禽肉价格下跌。 由于印度和泰国等主要出口国的产量前景向好,且巴西的种植条件有所改善,粮农组织食糖价格指数下跌 1.9%。 “作物状况所引发的担忧和出口供应充足仅能部分解释当前全球食品价格的上涨。粮食生产以外因素所形成的食品价格上推力要大得多,能源、化肥和饲料行业的作用尤为突出,”粮农组织经济学家 Upali Galketi Aratchilage 说道:“所有这些因素往往会挤压粮食生产者的利润空间,阻碍他们投资和扩大生产。”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衡量的是过去一个月的平均价格,因此 2 月份的指数仅部分包含了乌克兰冲突所造成的市场影响。

世界豆类日 | 2月10日

10 Feb 2022

罗马

  “世界豆类日”创立初衷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成功举办2016年“国际豆类年”的基础上,联合国大会认识到豆类促进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潜力,并将每年的2月10日定为“世界豆类日”。 此外,豆类还是世界上很大一部分难以获得多样化膳食的农村人口可以负担的蛋白质来源。豆类富含营养,提供大量对健康十分重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更好营养。  “世界豆类日”活动这一独特机遇,将有助于面向公众宣传种植和食用豆类的益处,以及豆类为转型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转型,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 系,为所有人实现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和更好生活,不让任何人掉队。  粮农组织携手政府、私营部门、成员和伙伴组织、公众与青年,共同纪念“国际豆类日”,支持豆类的生产与消费,助力可持续粮食体系和健康膳食。

一月全球食品价格上涨

03 Feb 2022

罗马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1月平均为135.7点,比2021年12月上升 1.5 点(1.1%)。该指数用于衡量一揽子贸易常见食品类商品的国际价格月度变化。 粮农组织植物油价格指数1月环比上升4.2%,扭转了去年12月的下降趋势,创下新高的同时,还拉动食品价格指数整体上行。原油价格上升导致主要油类报价都出现上升。棕榈油价格上升主要源于世界棕榈油第一大出口国印度尼西亚出口供应量可能下降,引发担忧。以印度为代表的进口采购需求支撑大豆油价格上涨,菜籽油价格受到供应持续收紧影响而上扬,葵花籽油价格则因持续供应紧张和全球进口需求大幅上升而上涨。  粮农组织市场及贸易司司长布贝克尔·本·贝尔哈桑提到近期植物油价格增长时表示:“出口供应量下降以及其他供给端限制因素,尤其是劳动力短缺和不利天气状况,推动植物油价格升至历史新高。上述限制因素的影响短期内恐怕不会减缓,令人担忧。” 粮农组织乳制品价格指数上涨2.4%,连续第5个月增长,其中脱脂奶粉和黄油涨幅最大。西欧出口供应量减少,未来几个月大洋洲预期奶产量仍低于平均水平,新冠疫情导致劳动力短缺,从而延误奶类加工和运输,都引发了全球乳制品市场继续趋紧。 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今年1月与去年12月相比略有上升,涨幅0.1%。玉米出口价格本月增长3.8%,主要原因是南美洲持续干旱引发担忧。同时,全球小麦价格由于澳大利亚和阿根廷小麦丰收而下降3.1%。稻米产量降低和亚洲买家的持续采购推动国际稻米价格本月上涨3.1%。 粮农组织肉类价格指数1月小幅上升。世界牛肉价格因为全球进口需求大于出口供给而创新高;羊肉和禽肉则因出口供应大于进口需求而下降。猪肉报价小幅上涨,源于高投入成本造成全球供应低迷。 粮农组织食糖价格是1月唯一下降的指数。因为食糖出口大国——印度和泰国的预期产量良好。此外,巴西主产区降雨条件改善且乙醇价格下降等多种因素推动食糖价格1月环比下降3.1%。

12月全球食品价格下跌

18 Jan 2022

罗马

罗马-由于国际植物油和食糖价格高位大幅下跌,12月世界食品价格小幅下挫,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今日报道。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12月平均为133.7点,比11月下降0.9%,但仍比2020年12月上升23.1%。该指数跟踪通常参与贸易的食品类商品国际价格月度变化。12月,只有乳制品分项指数出现月度上升。  2021年全年,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25.7点,比2020年高出28.1%。  粮农组织高级经济学家Abdolreza Abbassian指出:“虽然在通常情况下,产量增加会使高企的价格出现松动,但由于投入品成本高居不下、全球疫情持续且气候条件更具不确定性,即使在2022年恢复更稳定市场条件的前景仍然不容乐观。” 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较11月下降0.6%,因为南半球收获后供应改善带来的小麦出口报价下降,抵消了受强劲需求和对巴西持续干旱担忧支撑的玉米价格上涨。然而,就全年而言,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达到自2012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水平,平均比2020年增加27.2%,玉米增加44.1%,小麦增加31.3%,但大米下降4.0%。  粮农组织植物油价格指数12月下降3.3%,棕榈油和葵花籽油报价下降,反映出全球进口需求疲软,这可能与担心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病例增加造成影响有关。2021年全年,粮农组织植物油价格指数创历史新高,比2020年增加65.8%。 粮农组织食糖价格指数比11月下降3.1%,创下五个月新低,反映出人们对COVID-19奥密克戎变异株对全球需求的可能影响以及巴西雷亚尔走弱和乙醇价格下跌的担忧。2021年全年,粮农组织食糖价格指数较上年增加29.8%,达到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  粮农组织肉类价格指数在12月大致稳定,但2021年全年,粮农组织肉类价格指数比2020年高12.7%。  粮农组织乳制品价格指数是12月唯一上升的分项指数,较11月上升1.8%,因为西欧和大洋洲牛奶产量下降,黄油和奶粉国际报价相应上涨。奶酪价格小幅下跌,反映出西欧乳制品生产商的偏好。2021年,粮农组织乳制品价格指数平均比2020年高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