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及贸易

新闻和活动

FAO Food Outlook predicts declining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ome basic foodstuffs

10 Nov 2023

Rome, HQ

10/11/2023 Rome - Production prospects across most basic foodstuffs are favourable, but extreme weather events, rising geopolitical tensions and sudden policy changes pose risks for global food production systems and could potentially tip delicate demand-supply balances and dampen prospects for trade and global food security, according to a new report from the Food and [...]

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10月微幅下降

03 Nov 2023

罗马

罗马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今天发布最新报告显示,国际食品价格指数10月微幅下行,环比降低0.5%,所有商品类别中仅乳制品价格指数有所增长。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是衡量一揽子食品类商品国际价格月度变化的尺度。2023年10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 120.6点,与上一年同期相比下跌了10.9 %。 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10月环比下降1.0 %。其中,受全球进口需求普遍低迷的影响,国际大米价格环比下跌2.0%,而国际小麦价格则下跌1.9%,原因在于美国的供应充足以及出口竞争较为激烈。相比之下,阿根廷供应减少推高了玉米价格,支撑粗粮报价略有上涨。 粮农组织植物油价格指数10 月环比下降0.7 %。季节性产量增加与全球进口需求低迷导致世界棕榈油价格下跌,完全抵消了大豆油、葵花籽油和菜籽油价格的涨幅。来自生物柴油产业的强劲需求对大豆油价格起到了支撑作用。  粮农组织食糖价格指数10月环比回落2.2 %,但相比去年同期仍然上涨46.6%。10月指数下行的主要原因是巴西产量仍旧保持强势增长,但对下一年度全球供应前景趋紧的担忧限制了世界糖价的跌幅。 粮农组织肉类价格指数10月环比下降0.6%。主要原因是进口需求低迷,尤其是来自东亚的需求不振,导致国际猪肉价格下跌,完全抵消了禽肉、牛肉与羊肉价格的微弱涨幅。  唯一例外的是粮农组织乳制品价格指数10月环比上涨2.2%,在连续九个月下行之后出现反弹。其中,世界奶粉价格涨幅最大,主要原因是对近期和较为长期供应的进口需求激增,同时厄尔尼诺天气条件对大洋洲今后奶类生产可能造成的影响也存在不确定性。 更多详细信息,请点击此处。  

Towards more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agrifood systems: The importance of responsible global value chains

30 Oct 2023

Rome, HQ

The event will provide a platform to discuss challenge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to ensure that policies and new regulations for responsible agrifood value chains benefit and do not harm agricultural producers and agri-businesses, and particularly smallholder farm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support the transition toward more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agrifood [...]

加强科学、投资与治理,支持发展可持续棉花产业

07 Oct 2023

维也纳

维也纳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今天在2023年世界棉花日活动中发表致辞并指出,为提高棉花生产的可持续性,全球需要创新技术、有的放矢开展投资,并通过打破条块分割的系统性方法改善治理。 每年10月7日为世界棉花日,今年的活动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工发组织)和粮农组织在维也纳共同主持,与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国际贸易中心(国贸中心)、联合国贸易及发展会议(贸发会议)和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棉咨委)合作举办。 今年世界棉花日的主题是:“从棉花田到时尚界,发展公平与可持续的棉花产业,造福每个人。”。 屈总干事在致辞中表示,世界棉花日“创造了重要机会,让我们再次加强对发展可持续棉花产业的承诺,努力促进其效率、包容性、韧性与可持续性”,棉花产业支撑着约3200万种植者的生计,惠及五大洲八十个国家的一亿多个家庭。 未来十年,全球棉花需求预计将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为此,我们必须做出改变,通过调整和转变商业模式,用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屈总干事说。 例如,有必要促进棉花副产品的开发,如食用油和动物饲料,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还必须确保全球棉花贸易的所有参与者都能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开展业务,人人都能公平参与贸易、获得可负担的贸易机会。 粮农组织认为,利益相关方应重点关注三个主要领域: 科学与创新—新技术可以帮助小农提高效率、减少资源使用和环境影响;创新技术可以改进棉花品种、提高单产,也能帮助农民生产更多符合行业和消费者需求的棉花。 投资—以可持续的方式提高棉花单产需要增加对小农的针对性投资,并协调公共和私人融资。 治理—需加强棉花价值链各环节之间的连贯性和协调性,推动相关部委、机构和合作伙伴之间保持政策、战略和行动的一致性。换句话说,需要基于棉花产业与各种社会经济和环境驱动因素的相互联系而采用全面统筹的系统性方法。 粮农组织开展的棉花产业行动 粮农组织《2022-2031年战略框架》严格遵循这一全面统筹的方针,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需求,综合分析,实现合理权衡。 《战略框架》旨在支持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着力推动转型,建设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体系,实现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和更好生活,不让任何人掉队。 粮农组织目前正在参与多个项目,支持世界各地的棉花生产国和种棉小农户。 例如,其中一个区域性项目旨在加强七个拉丁美洲国家的小农棉花生产,此外在非洲还有多个国家主导的项目,以促进非洲棉花产品的竞争力和可持续集约化生产。阿塞拜疆等国家也在推进类似的项目。 同时,粮农组织还与国际劳工组织(劳工组织)和欧盟保持合作,致力于消除童工现象、促进棉花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改善妇女对资源的获取以及在政策制定流程中的参与度来推动妇女赋权。 在《战略框架》指导下,粮农组织还向成员国提供规范性工作支持,例如已列入“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年度报告的《世界棉花市场年度中期展望》。最后,粮农组织还负责定期审查影响全球棉花贸易的问题,通过形成研究成果和报告支持发布棉花产业的市场和政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