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技术变革在提高生产力、收入和福祉方面都功不可没,不论是在农业粮食体系中,还是在其他部门。如今,在耕地有限、自然资源不可持续和气候变化等冲击和压力不断增多的大背景下,供养不断增长的全球人口已经离不开技术解决方案。技术解决方案需要提升各个部门的农业生产力和可持续性,包括农作物和畜牧业生产、水产养殖、渔业和林业,另外还要刺激农业粮食体系内部的生产率提高。

技术变革减少了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农业生产力,进而促使劳动力流向非农部门就业的这个过程常常被称为农业转型。顺利转型既需要投资建设农业粮食体系,也需要投资改进其他有形和市场基础设施。农业自动化可以成为转型的推动力量,创造新的机遇。机动自动化使得农业作业的执行环节实现了自动化,而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则为实际作业前决策过程的自动化创造了新的机遇。

人们普遍担心自动化会导致失业增多;这种想法虽然可以理解,但本质上是杞人忧天。总体而言,自动化产生了多种积极影响,包括缓解劳动力紧张,增强农业生产韧性和效率,改进产品质量,提升资源使用效率,推动体面就业,以及加强环境可持续性。而当自动化进程与本地需求不匹配时,往往会产生不利的社会经济影响,例如失业增多。防范不利影响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包括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其他就业机会,清除贫困小规模生产者参与自动化进程的障碍,避免在劳动力充足和农村工资水平较低的背景下对自动化进行补贴。

农业自动化:机遇颇多,但不无挑战

所有农业相关作业都包含三个阶段:诊断、决策和执行。机动机械化实现了执行自动化,例如犁地、播种、施肥、挤奶、饲喂和灌溉。数字自动化技术还会带来诊断和决策自动化。这些技术提高了农业作业的精准程度,支持更加高效地使用资源和投入品,在推动环境可持续性和增强面对冲击和压力时的韧性方面也有所助益。农业技术沿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手动工具进化到畜力牵引,再到机动机械化、数字设备,最后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技术。

在此背景下,本报告提出了农业自动化的定义:

在农业作业中使用机械和设备,改进诊断、决策或执行,以降低农业劳动的繁重性,或提高农业作业的及时性,甚至于精准性。

农业自动化带来很多机遇:有助于提高生产率,支持更加细致的作物、畜牧、水产和林业管理;此外,农业自动化还可以改善工作条件,提高收入水平,减少农业工作负荷,创造新的农村创业机会。农场环节之外的技术有助于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促进实现增值。

在很多国家,农村劳动力减少造成农业工资水平提高,这是农业自动化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此外,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安全、口味、新鲜度以及环境问题的意识不断加强也刺激了数字技术的投资。随着畜牧生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牲畜管理和动物福利方面的挑战也助推了自动化进程。

另一方面,农业自动化也有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因为教育背景更好的较大规模生产者更有能力(如资金、农村基础设施、技能)投资新技术,或掌握新技能。妇女和青年面临的阻力尤大,例如获得优质教育和培训,以及获取土地、信用和进入市场。此外,自动化可能会取代诸如种植、采收等日常性工作,但也会创造更多需要熟练技能(如接受过中学教育)的工作。在农村劳动人口数量庞大的国家中,这种就业结构转变可能会加剧不平等。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降低技术采用门槛,尤其是对小规模生产者、妇女和青年而言,要确保各种规模的农业生产者都能获取自动化解决方案。而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推动技术创新,让自动化适应小规模生产者的具体需求。此外,创新的制度安排,例如共享资产或机械租赁服务,可以突破规模限制,为设备所有者与小规模生产者搭建桥梁,后者通过支付费用获得自动化服务,而非必须购置农机。

依赖重型机械的农业自动化也可能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进一步刺激森林砍伐和农田单作,造成生物多样性损失、土地退化和土壤侵蚀。然而,一些新的自动化进展,尤其是有人工智能加持的小型设备,可以扭转部分不利影响。

了解农业自动化的过去,展望未来

全球范围内,机动机械化发展突飞猛进,但国家覆盖面较广的全球可靠数据仅限于拖拉机,且只更新到2009年。使用拖拉机作为农场动力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创新之一。拖拉机于1910-1960年间始现于美国,1955年之后进入日本和欧洲。随后,很多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在机动机械化方面势如破竹;此外,一些国家的农机制造业也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机械租赁市场的发展,拖拉机的使用更加普及,小规模生产者也开始使用。然而,过去几十年间,拖拉机的应用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裹足不前,轻型手持工具仍是农业设备的主要类型。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政府向农民提供农机补贴,建立国营农场和公共租赁公司,希望以此推动机械化;然而,由于治理不善,这些行动投入不小,但收效甚微。当前,农业在非洲被再次纳入发展议程,上述情况正在逐步发生转变,自动化再度引发关注。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数字技术通过各种应用场景在农业领域大行其道。最初应用是简单的精准畜牧技术,基于电子标识(也称作电子标签)对个体动物进行管理;这项技术为90年代的挤奶机器人扫清了障碍。同时,嵌套在机械化操作中的数字工具(如安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农机)呼之欲出,拖拉机、撒肥机和配药机的自动转向成为可能。近年来,智能手机等自成一体的设备通过传感器、高分辨率摄像头以及内嵌其中的各类应用为生产者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这些技术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然而,技术采用似乎也受到非经济考量的影响,例如加强工作安排的灵活性,改善生活质量,挤奶机器人便是例证。

更加先进的技术仍在不断涌现,例如借助物联网解决方案监测作物、牲畜和鱼类,某些时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还支持自动决策。数字化服务还包括共享资产服务,将设备(如拖拉机或无人机)所有者同需要设备的农民联系起来,有些时候也会联络操作人员。

数字技术对于非机械化精准农业也有助益。手动定点施肥技术很早以前就开发出来了,例如利用可变速率技术对水稻施肥;而若干低收入亚非国家已经在使用手持式土壤扫描仪。此外,无人飞行器服务(即广为人知的无人机)也在亚非国家的非机械化农民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则被用于测量农田面积(亚洲)和绘制确定土地权属所需的农田边界(非洲)。

农业数字自动化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

在农业领域,数字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情况千差万别。内置各类传感器和高分辨率摄像头的智能手机是中低收入国家生产者最易获得的硬件(尤其是小规模生产者)。然而,农村地区数字化水平低,缺少适宜小规模生产者的技术,以及数字技术成本相对较高,这些问题仍是技术采用的最大障碍。

近年来,自动化作物机器人等先进技术(例如用于采收、播种和除草)已经开启了商业化进程。例如使用无人机收集信息,自动计算投入品施用量,但此类技术的应用往往受到严格的监管。

在水产养殖行业,受劳动力紧张和工资上涨因素影响,自动化发展呈上升态势。在林业部门,移动机器人在虚拟现实和遥感技术的加持下,已经使得很多木材采集工作实现高度机械化,为更高级自动化机械的应用扫除障碍。此外,遥感技术也被用于监测森林砍伐。数字化和自动化在受控环境农业中也可发挥作用,包括室内农业和垂直农业。温室是最为常见的受控环境农业模式,其本质上易于进行环境监测、控制和优化。

目前,面向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不同情况,已经开发出多种技术解决方案。技术应用方向和采纳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选择影响。政府要推动所有人对这些技术的获取,尤其是针对小规模生产者、妇女、青年以及其他弱势和边缘化群体,并确保技术能够因地制宜地适应生产者的具体需要。另外,政府应为创新技术提供公平的环境,支持私营部门满足自动化需求。

一次一小步:简单机动自动化仍有一席之地

数字技术和机器人技术令人称道,但机动机械化仍可带来多重惠益,包括提高收入、降低成本、减轻繁重劳动以及节约劳动力。机动机械化方案能将家庭劳动力解放出来,让农村家庭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农业之外的活动中。机动机械化对整体经济会产生溢出效应。此种效应包括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家庭的非农物资和服务需求不断扩大;农业劳动力进入劳动生产率更高的其他行业,推动非农经济持续发展。此外,机动机械化结合保鲜和储存技术可以改进食品安全;还能增强农业韧性,尤其是面对气候冲击的韧性,支持农民更快速地完成农场工作,以及更灵活地适应天气变化。

因此,机动机械化在某些环境中仍有持续发力的空间。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小规模生产者可能更青睐两轮拖拉机等小型机械,此类机械相比传统重型机械成本更低,也更具环境可持续性。近年来,根据本地需要调整机动机械方面出现了很多创新做法;创新性地将机械化操作与其他田间操作融合,有助于各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节约稀缺资源(如水资源)。因此,农业机械化在很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政治议程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撒哈拉以南非洲尤为如此,而此前,国家主导的机械化项目以失败告终,农业机械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人问津。

手动技术和畜力牵引在很多情况下也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畜力牵引可以是小规模、散地块农场的重要动力来源,而较为先进的手动工具可以减少对人力的需要。耕畜役畜和先进的手动工具动力不及拖拉机,但在很多地区都可以弥补劳动力缺口,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支持农田扩张。很多情况下,这些方法是增加动力供给的最可行方案。

放眼未来:投资数字自动化的商业逻辑

投资农业技术的商业逻辑在于私营部门能否盈利。相关行为主体,包括生产者、经销商和服务提供商,通常会做出理性决定,追求利润和福祉最大化。投资自动化技术会产生成本;若技术在本地应用范围不大,成本还会进一步提高。只有收益高于成本时,供应商和生产者才会做出必要的承诺。对某些技术而言,特定条件下私营部门的投资成本可能会超过收益;但对整个社会却是十分有益的。这种情况下,可以借助公共干预让私营部门收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协调一致。

由于数据匮乏,本文基于对数字自动化服务提供商的访谈,通过27个案例研究分析了农业数字自动化的商业逻辑。案例研究涵盖了所有区域和各类农业生产体系(作物、畜牧、水产和农林),代表了处于不同商业化阶段的多种数字自动化解决方案,很多仍处于开发和商业化的初期。分析结果表明,27家服务提供商中只有10家能够做到盈利和财务可持续。这10家服务提供商大多集中在高收入国家,所采用的解决方案处于成熟阶段(即广泛采用),且多数服务于大规模生产者。在超过三分之一的案例中,农民的获益主要体现为生产率提高、效率提升和新的市场机遇。总体而言,分析结果表明,数字自动化技术的商业逻辑尚不成熟,一部分原因是很多此类技术仍处于原型阶段,另外也是因为技术采用仍然面临较高壁垒,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尽管很多技术的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案例研究中却可以汲取很多重要的经验教训。推动技术采用的关键因素首先是了解一种解决方案在顺畅完成农业作业方面的能力,其次是农民对于这种解决方案的掌握能力。采用技术方面常常遇到的障碍包括缺乏数字技能,连通性差,以及电力等其他支持性基础设施落后。除此之外,还有抵触变化的心理,通常是年老的农业人口。代际更迭是技术采用的一个推动力量,青年农民在数字化和高级自动化转型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技术采用的另一个动力或障碍是市场环境 — 生产者之间竞争有力会促使他们承担更大的风险,采用可能提高生产率和效率的新技术。制约性因素包括对技术进口的监管、数据共享政策缺位,以及公共政策和激励机制不足。另一方面,若设计得当,法律法规和公共支持可以成为技术采用的强大动力。

商业考量之外:农业自动化会带来环境效益,但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

在高收入国家,以及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很多商业化农场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很高,主要依赖大型农机的使用。然而,此种机械化模式带来了土壤侵蚀、森林砍伐和生物多样性损失,而所有这些因素都在削弱农业韧性。自动化技术创新和应用型农艺研究有助于探索应对这些挑战的解决方案。例如,可从小型、轻量机械着眼,因地制宜地改造机动机械化。可能适于小规模生产者的解决方案包括小型四轮和两轮拖拉机。小型机械化无需大费周章地清理和改造农田,因而会尽量减少生物多样性损失。动力除草机和移动式脱粒机等其他小型机动机械也可以对改进性别平等做出贡献,因为妇女可以便捷地操作这些机械。

支持精准农业的数字自动化技术也可能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推动采用保护性耕作等可持续生产模式。使用计算机和物联网进行自动化温室管理已有很多成功先例,在节水和节约其他投入品方面表现优异。小型集群机器人技术可以实现环境效益,包括减少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优化投入品使用,减少土壤压实。此类机器人技术在某些环境中已具备商业可行性,但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尤其是对于小规模农业的潜力;相比于大型机械,小型机器人在不规则田地上更加具有优势。

这些环境效益目前只局限在特定区域;此外,很多解决方案仍然处于开发和商业化的早期阶段,因此还需要开展包括测试在内的更多研究。若政策制定者和生产者都完全知晓这些技术的利好,那么研发投资就有可能不断增加。转向可再生能源也很重要,能够为动力自动化创造新的机遇,特别是在农村偏远地区。但无需赘述,还是要进一步开展研究,摸清哪种离网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能够最高效地为各类农机提供动力。

农业自动化对劳动力的影响较为复杂,但消费者可以从中获益

评估农业自动化对就业的整体影响十分困难,这需要收集海量数据,跟踪所有的转型过程以及工人的重新配置,不仅仅是农业活动,也要涵盖上游和下游。随着农业转型的推进,很多人离开农业去寻找薪酬更高的就业机会,农业就业人数比重逐年下滑。这个过程重塑了整个农业粮食体系的劳动力供求格局。当农业粮食体系的所有节点同步变化,要厘清农业自动化对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经济状况产生的具体影响几乎是天方夜谭。

农业自动化对农场就业的可能影响不一而同。随着很多任务被自动化取代,低技能劳动力需求可能会呈缩减态势。与此同时,自动化也刺激了对熟练工人的需求。从农业粮食体系整体来看,自动化会减少薪酬较低的季节性农场就业,但会刺激上下游行业增加薪酬高的非季节性就业机会。

自动化带来的影响在不同类型的农场中也有所区别。对小规模和自给自足型农民而言,自动化可以解放家庭劳动力,使其从事非农就业,同时促进扩大生产规模。在商业化家庭农场中,自动化可以解放家庭劳动力,减少对雇佣劳动力的需求;但若商业性农业活动在自动化的助力下有所增多,则对雇佣劳动力的需要可能会不降反增。企业商业化农场自动化水平最高;相应地,农场劳动力的需要也会随之减少。即便在此种情况下,若采用自动化的原因是工资上涨、劳动力短缺,则自动化会促进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的提高,但不会带来失业。

若推行自动化的背景是劳动力充足,而且是通过补贴人为拉低成本,那么就会面临引发失业的严重风险,产生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而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那些技能最低、无法另谋出路的劳动力。

农业自动化会对消费者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影响,因为自动化会降低食物成本。数字自动化还会创造对消费者有益的创业机会。例如,让难以自动化且富含营养的传统作物再度焕发活力,以及降低有机食品的生产成本,而目前有机食品的生产需要很多劳动力。

农业自动化进程必须具备包容性,且不让任何人掉队

农业自动化必须包容弱势以及被排斥和被边缘化的群体,尤其是小规模生产者、牧民、小规模渔民、小规模林农和森林社区,还包括农业计酬工人、非正式微型企业和工人、失地群体以及流动劳工。妇女、青年和残疾人群体置身其中尤为重要。

农场自动化的性别影响非常复杂。由于在获取资本、投入品和服务(如信息、推广、信贷和肥料)方面处于弱势,某些情况下甚至还有文化规范的影响,女性在农业技术采用方面不及男性。政策制定者和本地实施伙伴需要倡导考虑性别因素的技术研发、推广和服务。

青年农民往往是最先拥抱技术的先行者。农业自动化催生新的就业类型,需要更加扎实的技能。要重视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本开发和能力建设议程,并重点关注青年。

随着节省劳动力的自动化技术在农场中不断普及,农业劳动力规模将会缩减,但技能水平也会提高。这方面的一个重要挑战是推动农业劳动力由低技能的手工活动转型成为掌握更复杂技术的人才。然而,担心自动化会让数百万农业工人无处谋生显然是没有依据的。农业操作自动化,以及与之伴生的农业劳动力结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个地区、各类作物和各种农业任务都会有所差别。对于能够以低成本自动化轻易替代的劳动密集型农业活动,采用节省劳动力的自动化技术动机最强。随着部分农业活动实现自动化,其他活动就会需要更多劳动力。

若现有自动化技术只迎合大规模作业,则小规模生产者和加工商就有可能因为达不到规模经济门槛而被排挤在外,很难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这并不是农业自动化的必然结果;突破规模限制、低成本自动化的关键是全面普及。

在任何情况下,通过限制自动化发展来保护农业就业和收入的想法都很难自圆其说。事实上,限制自动化的政策只会让农场在竞争中处于不利,无法扩大生产规模。对于农场而言,提高工人工资、改善工作条件的唯一途径就是采用新技术,不断提升生产效率。若无法通过技术变革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贫困农场工人摆脱贫困、实现粮食安全的前景就会变得十分渺茫。

高效、可持续、包容性农业自动化路线图:政策、投资和制度

农业自动化在促进包容性、可持续农业,进而推动可持续和包容性农村发展方面具有很大潜力;然而,这种潜力不会自动变为现实,而是会取决于具体的社会经济背景,以及农业自动化所处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一国在此过程中是赢是输取决于如何管理转型过程。实体、经济、法律和社会基础设施均已到位,能够支撑数字自动化的国家会占得先机。而对挑战置之不理的国家可能会因此败北。

同任何技术变革一样,农业自动化必然会带来某些颠覆,既会有人坐享其成,也会有人权衡利弊。本报告提出多种政策、制度、法律和投资方案。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份路线图,确保农业自动化有助于建设高效、多产、可持续、有韧性和包容性的农业粮食体系。某些方案侧重于为农业企业营造有利的环境,尤其是就自动化技术投资而言;此类措施需要辅以法规和其他行动,保证投资活动利于实现环境可持续性和气候韧性。最后,各项政策和计划必须就位,确保所有人,尤其是妇女、小规模生产者和青年等边缘化群体,都能获益于此过程。

政府还要权衡利弊 — 经济、环境和社会目标各有侧重,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下文讨论了拟议的政策、投资和其他公共行动,将其作为农业自动化路线图的组成部分,但在不同背景下这些行动的权重也会有所区别。政府必须基于实际挑战和本国能力对各项行动安排先后次序。政府干预的一个重要跨领域维度是一般性服务支持,即通过政府行动为农业和农业粮食体系营造有利的商业环境,但又不会扭曲激励机制,或偏向某些行为主体(或某些农业部门)。

以农业为着眼点的政策和干预也会影响自动化技术的采用

很多农业政策可以直接支持自动化,帮助克服技术采用的障碍,尤其是对小规模生产者而言。政府可将信贷政策直接与农业自动化挂钩,影响技术采用进程。投资贷款是最为常见的自动化技术融资方式,例如基于合同的证券、贷款担保制度、连带责任小组、租赁以及配套赠款。此外,不会扭曲市场的“明智”专项补贴也可以有一席之地。加强土地权属保障非常重要,因为若土地权属没有保障,生产者就无法用地契作抵押来申请信贷。减少机械、数字设备和零部件的进口关税,简化通关程序,也有助于降低自动化技术的交易成本,促进技术采用。

弥合数字技能缺口需要开发人力资本,例如借助职业培训中心的力量。制造商、所有者、操作者、技术员和农民的知识与技能都要加强,其中青年是重中之重,因为青年通常是自动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改善农业推广和农村咨询服务也有助于技术采用。公共推广服务在确保包容性农业自动化进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缺少训练有素的推广人员是多数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的主要瓶颈。

人力资本对于使用者(即农民和服务提供商)来说十分重要,而对于参与创新的各方(如研究人员和科学家)也同等重要。政府可资助或开展围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型研发活动,尤其是适应本地需要、适于小规模生产者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精准农业解决方案影响评估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要对方案的营利性、环境可持续性以及包容性开展分析。小型机械和技术门槛较低的数字解决方案要作为研究重点,例如交互式语音应答、非结构化补充业务数据及短信息服务。小型机械可能更适于本地情况和小型农场,而技术门槛较低的解决方案更容易以较低成本惠及所有农民。

最后,政府要制定质量保障和安全标准,可以交由公立机构、市场或第三方机构进行管理。自动化安全法律法规要充分征询所有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必须做到透明,确保合规。

农业粮食体系之外的政策、制度和投资影响农业自动化技术的采用

并非立足于农业粮食体系的一般性政策和投资可以营造有利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在低收入国家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地区,道路基础设施尤为落后。改进道路基础设施可以降低获取机械、备件、维修和燃料的交易成本,催生服务市场。投资建设能源基础设施也同样重要,例如开发可再生资源的离网电力,因为任何自动化技术都离不开电力。利用本地投资开发可再生能源有助于抵御能源市场冲击和燃料价格波动。

改善通讯基础设施和网络连通状况对于农业自动化顺畅运转至关重要。连通性差的问题普遍存在,即便高收入国家的农村地区也是如此。政府可为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服务商提供税收优惠或低息贷款。法律也可发挥重要作用 — 倡导公立-私营-社区三方合作,改善连通性和相关基础设施,提供数据服务和支持。投资还应关注相关的支持性基础设施,例如天气预报公共数据集,以及农作物和畜牧业生产日历。

有形基础设施固然需要作为关注重点,但机构、宏观经济状况和总体制度能力对于农业自动化技术的采用也很关键。完善信贷市场对于自动化技术融资非常重要;实际上,小规模生产者通常很难以负担得起的利率获得信贷,因而根本无法投资自动化技术。制度和政治能力需要加强,引导自动化技术的开发;而另一方面,若实力强大的私营技术企业抢占先机,就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进而波及整个社会。另外,透明的国家数据政策(包括数据保护、数据共享和隐私规范)本身也有助于数字自动化的推进。其他有利因素包括建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推动互联互通,即机器之间实现精准、可靠的通讯。最后,汇率政策和贸易政策也可能通过机械、数字设备和备件进口价格影响自动化格局。

若实施得法,农业自动化就会助推建设包容性、可持续农业粮食体系

即便政府能够提供公平竞争环境,支持私营部门提供创新技术,农业自动化也仍然面临挑战。农业自动化面临三重挑战:不让任何边缘化群体掉队;避免失业增多;预防环境损害。相关政策可为应对这些挑战助一臂之力,确保自动化技术推动包容性、可持续农业转型。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采取行动。

首先,政府要确保妇女、青年和其他弱势群体能够从自动化进程中受益。着眼于帮助妇女应对困境的政策(例如改善妇女的土地权利,或支持妇女获取信贷和推广服务)也有助于增加妇女对自动化技术的获取。公共研发活动应考虑到妇女的需要,重点攻关性别友好型机械化技术。此外,还需要制定面向农村青年和其他弱势群体的议程,确保他们掌握必要的技能,能够从事自动化相关的高技能工作。

其次,政府要防范自动化技术对就业造成的不利影响。若自动化进程由市场因素触发(如农村工资水平提高),且取代的是没有薪酬的家庭劳动,就不大可能造成失业。与之相反,若自动化进程是由政府行为刻意为之(如补贴机械进口),就会取代某些工作,引发失业,降低农村工资水平。因此,政策制定者不应在时机未到时刻意倡导自动化。反之,政策制定者也不应以自动化会取代劳动力、引发失业为由限制技术采用。通过一般性服务支持提供公共或集体产品 — 这种政策支持最有利于自动化进程平稳推进,不会引发失业。此类措施包括支持农业研发和知识转让服务。

再次,政策要确保农业自动化有利于建设可持续、有韧性的农业粮食体系。机动机械化带来诸多惠益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损失、土壤压实和侵蚀,以及水质退化。精准农业等更为先进的数字自动化技术可以尽量减少甚或完全避免此种不利影响。应用型技术和农艺研究课题应探索最适于本地农业生态条件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政府则应促进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农民可以根据当地农业生态条件选择最为适宜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而政府必须要营造有利环境,包括提供可用技术的信息。

总而言之,若上述挑战得以妥善应对,农业自动化就会成为助推力量,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尤其是目标1、2、3、9和10。技术的适当组合,以及适度的政策、干预和投资,将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当前制度安排、本地农业特点以及政策制定者的具体目标。在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实施具体行动之前,政策制定者要了解技术采用的背景特点,评估相关地区面临的具体问题(如连通性、不平等、贫困、粮食不安全、营养不良)。采用何种技术应由农业生产者自行选择,而政府要做的是营造包容性的有利环境,为创新提供沃土;另外还要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确保技术采用进程的包容性。

back to top 返回顶部